今天是:

科研时讯

科研时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时讯 >> 正文

【《瞭望》新闻周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发挥基金在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发布日期:2023-07-17    作者:     来源:     点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由探索类项目经费占比保持在60%左右,稳定支持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探索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资助下,我国科研人员在高铁、石墨烯纤维、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国产盾构机、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统筹资源配置,持续加大针对青年人才的项目部署力度。2022年与2018年相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分别增加4591项、230项、216项,增幅分别达到26%、58%、109%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肩负着支撑推动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为全面培育我国源头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要求,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的战略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和原创性研究。

  “今年将通过长周期、稳定支持青年科研人员,严格评审流程、整治评审专家被‘打招呼’等工作,不断深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窦贤康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瞭望》:当前科研形势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

  窦贤康:我国科研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出了新的需求。

  第一,青年科研人员数量的大幅增长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需求量增加。近两年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数量增加很快。一是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一批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进入高校,充实了科研人才队伍,促进了博士生培养数量增长;二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增强了海外留学博士生回国发展趋势。

  第二,科研范式变革带来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动了科研范式变革,基础研究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方式需要及时调整,紧跟新兴科研方向,及时开辟新项目支持此类研究。

  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通过一些专项资金对这些新兴领域专项跟进。下一步基金委将着力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聚集科研一线优秀科学家参与基金委的管理工作;强化管理人员深入实验室掌握科研一线变化;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掌握学术前沿动态。

  《瞭望》:怎样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窦贤康:科学研究走在技术革新的前面,各种技术的突破往往源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因此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卡脖子”问题,前瞻性布局科学研究,催动技术进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系统性布局上,协调高校院所、企业合理布局基础研究项目、人才等要素,推动基础研究健康发展。

  第一,在基础研究方面,鼓励自由探索、突出原创,经营好基础研究基本盘。升级原创探索计划,完善对非共识、变革性创新研究的支持。加强科学仪器设备体系化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多利器、重器。

  第二,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夯实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制度基础。发挥强大专家咨询系统优势,瞄准未来科技前沿,提升重大科学问题凝练质量,部署前瞻性攻关任务。发挥支持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传统优势,推动构建交叉学科协作攻关平台,瞄准应用场景驱动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多方力量协同解决关键核心技术。

  第三,人才资助方面,在持续优化现有人才资助体系基础上,探索开展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早期资助,对领军科技人才的高强度延续资助,助力优秀人才潜心研究快速成长,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加大国际科研人才支持、引进力度,加快推进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有序稳妥开展国际科研资助部筹建工作。

  增量资源主要用于

  支持青年科研人才

  《瞭望》:自然科学基金是如何处理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关系的?

  窦贤康: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精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属于中央财政竞争性科研经费。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是辩证统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竞争择优原则,并在竞争择优中实现对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部分项目开放给科技界竞争获得,目的就是给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这是由基础研究的特性决定的,基础研究的突破点很难预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量广面大的资助方式,以实现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全覆盖,并且通过科研成果产出发现比较有潜力的人才,后续再对其进行更高强度稳定支持。

  作为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众多自然科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获取资助的最稳定来源。具体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由探索类项目经费占比保持在60%左右,稳定支持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探索。

  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稳定支持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攻关。在基金的长期资助下,我国科研人员在高铁、石墨烯纤维、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国产盾构机、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瞭望》:在支持青年人才成长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哪些举措?

  窦贤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始终把青年人才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

  一是构建系统化的培养平台。经过多年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种类众多、功能丰富的资助体系。共有18种项目类型,形成了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在内的覆盖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的资助链条。这些项目相互衔接、依次递进,助力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成长。

  二是加大针对青年人才的项目部署力度。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统筹资源配置,持续加大针对青年人才的项目部署力度。2022年与2018年相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规模分别增加4591项、230项、216项,增幅分别达到26%、58%、109%。

  三是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推进项目经费管理改革,着力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目前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实行包干制,取消预算编制,不再区分直接和间接费用,允许科研人员在规定范围内自主决定使用,赋予其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目前已惠及科研人员4.6万余名,涉及经费20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增量资源主要用于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更前瞻地支持一些年轻人从事基础研究,对一些特别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给予长周期支持。进一步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将资助端口前移,设立对优秀本科生、博士生的资助项目。只要有好的科研想法、能够进行独立科研就可以申请。及早选拔富有创新潜力的优秀人才,为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瞭望》:“杰青”基金项目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什么?如何激发高水平科研人员持续创新动力?

  窦贤康:对于获得“杰青”基金项目的科研人员来说,在项目结题后一方面可以申请创新研究群体、基础科学中心等人才项目,沿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才资助链条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申请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面向科学前沿和支撑国家需求的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推动产出创新成果。

  党中央提出要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针对“杰青”,我们正在构思一项改革举措,就是在“杰青”基金项目结题后,择优遴选一部分极富创新能力和潜力的优秀人才给予第二个5年周期的滚动支持,资助结束后再选拔出其中最具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给予第三个5年周期的支持,通过选拔的“杰青”最高可获得15年的稳定支持。

  鼓励原创探索项目

  《瞭望》:如何做好对原创探索项目的支持?

  窦贤康:加强基础研究,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我们经过研究认为,原创探索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共识,越是原创性科研就越容易出现非共识;二是失败率很高。据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初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有利于支持原创思想的创新管理机制。例如我们深入推进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支持那些按照常规遴选机制难以获得资助的具有非共识、颠覆性、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同时,持续完善和创新评审管理机制,做好资助项目跟踪管理和结题评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对后续有望获得突破性原创成果的项目进行延续资助。

  目前通过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遴选机制脱颖而出的成果不断出现。2021年资助的有机微晶光腔中光自旋霍尔效应项目曾4次以其他项目类型提出申请,多数评审专家虽然认可其原创性和科学性,但对其可行性持怀疑态度,因此在常规评审机制下难以进入会议评审这一关键环节。在原创探索计划项目评审中,相关科学部充分发挥项目主任的专业研判能力,推荐这一非共识项目进入会议评审,获得多数会议评审专家认可,最终获得资助。目前该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美国化学学会志》等国际期刊。

  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已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其他类型项目的有益补充。三年来,部分获资助原创项目已初步取得原创成果并公开发表,其中8篇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

 


 

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

  

  ◇“需要搭建科技人才与企业的沟通桥梁,衔接科学产出与技术创新两个环节,让科学家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0年起设立了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旨在资助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研究内容由申请人自行提出,不限领域或方向,只需要两名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推荐即可,以解决原创研究按常规渠道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的问题

  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从重大战略需求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发挥建制化凝练问题的优势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由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下属机构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显示,中国作者在2022年对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作出了最大贡献,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份额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该自然指数显示了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中的进步,表明我国基础研究质量稳步提升。

  提出科学问题,是进行基础研究的第一步。

  为推动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诸多举措。自然科学基金委先后采取了明确资助导向、完善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凝练机制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引导科技界持续提升申请质量,努力扭转“把基础研究做成无目标的应用研究,把应用研究变成低水平的基础研究”现象;2021年中国科学院出台“基础研究十条”,提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中最紧迫的科技问题和世界前沿科学难题,找准科学问题。

  在瞄准重大需求目标导向上,搭建制度性桥梁,推动科学家从“四个面向”中凝练科学问题。加强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进行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引导多元投入,创新国家科研经费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的联合资助模式;在自由探索方面,针对非共识项目进一步创新科研资助方式,加快建立颠覆性、非共识基础研究选题发现机制,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打破科研管理惯性,保障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勇闯无人区;建立问题凝练长效机制,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发挥建制化凝练问题的优势。围绕基础研究创新环境建设、人才评价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持续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近15%,接近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的2倍,有力支撑了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重大成果产出,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基础。

  瞄准重大需求凝练问题

  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大豆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设计育种实验室内,数千份大豆材料在日光灯的照射下茁壮成长。这是田志喜研究员正在进行的大豆新品种选育。

  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瞄准大豆高产这一国家重大需求,田志喜带领团队寻找攻关方向。“我们每年需要的大豆只有不足20%产自国内,其余需要进口。近年来大豆进口量一直持续在9000万吨/年以上,提高大豆产能是我国农业领域最迫切的国家需求之一。”田志喜总结,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原因有二:一是大豆单产低,是主粮产量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平均亩产已经达到220公斤,我国平均亩产仅为130公斤左右;二是我们面临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

  培育单产高的大豆新品种,研发适应盐碱地种植的大豆新品种是解决我国大豆进口依赖的关键所在。

  按常规育种方法,育种人员更多依靠肉眼观察大豆表型进行选育,而且一年只能选育一季,耗时长。为摸清大豆5万个基因的控制机理,田志喜团队创新群体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构建了首个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阐明大豆种质资源演化遗传基础,阐释了重要农艺性状调控位点的耦合关系,取得系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为解决我国大豆高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今年3月22日,田志喜团队协同其他团队,以大规模基因组、变异组、表型组、转录组、泛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开发了大豆多维组学深度整合数据库,为大豆育种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大豆组学数据检索和分析平台。田志喜希望通过5年时间,用分子设计育种培育出更高产、更耐盐碱的大豆新品种,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

  从“四个面向”中凝练科学问题,搭建科学家连接社会实际需求的桥梁,正成为多方努力的方向。

  很多变革性工程技术、“卡脖子”难题看起来是技术难题,但根源是在基础研究上。“需要搭建科技人才与企业的沟通桥梁,衔接科学产出与技术创新两个环节,让科学家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告诉记者。

  以数学为例,科技部设立了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还启动了数学和应用研究重点专项,推动数学家从生产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担任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非常规油气藏勘探、未来通信技术、传染病防控等领域中的关键数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已取得系列重大数学与数学技术成果。

  例如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西交—华为数学技术联合实验室,提出了5G通信中的关键数学算法,解决了目前通信系统资源调配依赖人工、信道估计精度受限等瓶颈问题,为华为解决5G通信技术中的难题、探索6G新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期联合实验室还在通信物理层矩阵计算基准算法研究上取得了突破,这对提升通信性能,降低基站能耗,突破芯片工艺封锁具有重要意义,新算法至少带来1~10倍的计算加速,这一成果已被应用部门采用。

  加强科学问题凝练也出现在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专门章节中。规划提出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更加注重科学问题凝练。例如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广泛听取部门、行业、产业界、科技社团的意见和需求,充分发挥专家评审组、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等方面,开展专业论证和科学研判,凝练提出关键科学问题。

  在资金支持方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型基础研究开辟了新渠道。通过设立联合基金,发挥科学基金的平台导向作用,创新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的联合资助模式,探索建立需求、人才、成果对接平台,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促进行业与区域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营造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新局面。

  拓宽非共识科研项目空间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探索性课题原创性强、往往是非共识的,并且非共识的基础研究可能超越科学发展水平、研究思维定势或现有技术条件,创新失败的风险较大。创新科研资助方式,鼓励科学家依据自身兴趣探索前沿领域,是实现原创科研突破的重要路径之一。

  2020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发布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提出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全时段征集重大需求方向建议。

  越来越多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在创新遴选方式中脱颖而出。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朱听的研究领域——构建与自然生物学系统手性相反的镜像生物学系统,就是一个非共识原创项目。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一科学问题时,朱听说因为这是一个“有趣的猜想”。生物体内自然出现的生物分子具有特定的手性,即生物分子有右撇子和左撇子。生物分子的手性起源之谜是自19世纪人类发现其具有手性特征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其中一个有趣猜想是宇宙中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能在实验室中人工创造出一种镜像生物学系统。

  基于对该问题的兴趣,朱听想到从构建镜像版本的中心法则出发,在实验室中人工合成镜像生物学系统。但这一非共识前沿探索,曾让朱听遇到了难题:很难得到竞争性项目经费支持。

  类似的难题也是众多探索前沿领域的科学家面临的窘境。例如有另一科研人员在申报一项名为“学件的关键技术研究”的原创课题项目经费时,由于其原创性强、风险性高,多数评审专家对其可行性持怀疑态度,因而该项目未获资助。

  针对原创研究非共识、易失败,难以获得项目资助的现实情况,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0年起设立了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旨在资助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研究内容由申请人自行提出,不限领域或方向,只需要两名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推荐即可,相关学部审查通过后,可获得1~3年的资助,每年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以解决原创研究按常规渠道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的问题。

  朱听的课题获得了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支持。在项目资助下,该团队利用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手段构建与天然生物分子手性相反的镜像生物学系统。目前,他们已初步实现了镜像中心法则中的镜像核酸复制、转录、逆转录等过程,开发了镜像DNA信息存储、镜像核酸的定向进化等技术。

  同样,“学件的关键技术研究”原创课题也通过了探索计划项目评审。评审专家将研究思想的原创性和预期成果的引领性作为首要评价标准,评审要点中弱化对可行性的要求。最终,该项目获得会议评审专家的全票通过。

  据了解,未来自然科学基金委还将加快建立颠覆性、非共识基础研究选题发现机制。例如实施推荐申请机制,支持信誉良好的专家、机构或管理人员等直接推荐项目,让有想法有能力、勇于创新的科学家能够得到支持,提升推荐人、推荐机构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探索在各地展开。2021年,上海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基础研究特区”制度创新,让科学家敢试、敢闯。上海市政府每年向每个特区单位投入2000万元,持续5年;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创表示,在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闯基础研究无人区上,基础研究特区提供了相对充足的资源和更安心的环境。

  研发一款光帆飞行器,用高能激光推动100纳米厚、展开后约10平方米的光帆,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飞往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α星。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被这个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深深吸引。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在复旦启动后,徐凡得知这项计划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失败风险高的项目也可能入选,就申报了“宇航光帆薄膜结构稳定性与智能调控”项目并成功立项。徐凡获得了上海市200万元以及复旦大学的配套科研经费投入。在长期、稳定的政府和高校支持下,徐凡已取得不少进展。近日,徐凡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并被《自然》杂志“研究亮点”栏目报道。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改革完善项目形成机制,探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创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机制,建立对非共识项目和颠覆性技术的支持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为科研人员静心思考、潜心研究、全心投入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

  建立问题凝练长效机制

  “解决‘卡脖子’难题,需要高度重视凝练基础研究科学问题,除了依靠科学家的兴趣进行自由探索,还应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建立凝练科学问题的机制。”徐宗本认为。

  第一,充分发挥科学家特别是战略科学家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的积极性。“战略科学家在识别和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常常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能在多个学科之间建立桥梁,善于识别新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科学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认为。

  徐宗本认为,首先可通过建立机制或管理规范,明确将凝练科学问题作为战略科学家的本职任务;其次,可设立凝练问题研究专项,支持战略科学家开展以凝练科学问题为目标的研究;再者,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凝练出重大科学问题的科学家给予一定形式的认可和奖励。

  第二,进行有组织的科学问题凝练。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从重大战略需求中凝练关键科学问题,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组织,发挥建制化凝练问题的优势。

  “对于战略产业和重大工程领域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凝练,政府和研究主体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建立关键科学问题凝练机制。”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认为。

  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国轩介绍,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正在探索建立前沿科学问题征集机制,通过发挥高水平专家的战略咨询作用和“双清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功能,引导科研人员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基础研究。例如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行业部门深入沟通,调研重大工程项目、经济主战场中的重大需求等,发掘其背后存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广泛联系与学部初步凝练的科学问题相关的一线专家学者,组织开展定期系统性研讨和不定期专题研讨。围绕初步凝练的科学问题,进一步梳理所涉及的领域和方向,理清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可能采取的技术方法以及人才队伍情况等,不断明晰关键科学问题和有望取得突破的科学问题等,为后续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指南和资助提供决策参考。

  科学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跨学科交流、合作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催生更多重大突破。“因此,科技主管部门要搭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鼓励从交叉学科中凝练问题。”杨金龙说。

  第三,塑造有利于找准关键问题进行攻坚克难的科研环境。越是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往往越高。因为害怕失败,科研人员的“胆子”也会变小,对判断一个问题是否为科学问题存在较大困难。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对如何提出高质量科学问题信心不足。

  “需要创建一个开放和鼓励探索的研究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好奇心,使他们更愿意去探索未知,提出并解决关键科学问题。还需进一步优化人才考核评价方式,提高青年科研人员对凝练原创科学问题的热情。”杨金龙说。

 


 

催化“青椒”挑大梁、当主角

  

  ◇“我们团队揭榜了探索数据与智能驱动的前沿科学研究范式项目,只写了两页纸的申请书,是我们有史以来最简洁的一个申请。”

  自然科学基金委构建起了青年、优青、杰青、群体、中心等人才项目资助链条,实现对基础研究人员整个科研生涯的全覆盖。2018~2022年,科学基金共资助2138个依托单位各类项目23.67万项,发挥了杰出人才“孵化器”的作用

  青托工程自2015年实施以来,形成由1600余名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导师队伍,累计托举培养280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从前七届青托人才的后续成长来看,先后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数超过500人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张文静

  十年前,当青年科学家江俊萌生要搭建一个集纳化学论文的数据库时,并没想到十年后,他的这一研究方向有望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动化学领域科研范式变革。他带领团队开发出了全球首个集文献阅读、设计实验、自主优化、覆盖化学品开发全流程的机器化学家“小来”,基于理实交融的智能模型,能从百万的可能化学组合中找到全局最优解。江俊也从一名“青椒”成长为中国科学院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青椒”——是高校院所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形容自己的名字。一方面,他们是充满活力且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另一方面,“青椒”培养周期长、投入高,短期内难见成效。

  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为青年科学家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加大了对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的接续培养。中国科协推出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下称“青托工程”),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科技部推出了“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项目。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提出加快建设面向2030、以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队伍;2022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通过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项行动内容助力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

  “根据科技部‘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2021年指南,约230个青年科学家团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年自然科学基金委共资助青年基金项目22262项,较上年增加1190项,增幅5.65%。一大批青年科研工作者积极有为,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探索科学前沿作出突出贡献。”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所副所长石磊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孵化重在长期稳定

  近日,记者在中科大机器化学家实验室见到了机器化学家“小来”创制芬顿催化剂的一幕。

  芬顿催化剂具有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能力,常用于处理工业废水。江俊团队开发了一款化学领域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em-GPT。当科研人员在Chem-GPT中输入问题“什么类型的非贵金属元素常用于芬顿催化剂?”Chem-GPT会根据团队自主开发的文献机器阅读系统给出答案。这一文献机器阅读系统通过迅速阅读数千篇芬顿催化剂相关文献,基于统计数据分析来帮助选择最佳的元素组合。接下来,机器化学家“小来”通过自主使用实验室内液体进样站、磁力搅拌站、离心工作站等,完成化学实验全流程。

  “我们从事的是以前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仿照的探索性研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成果,甚至不知道这个方向是不是一定能出成果。没有稳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政策,可能就会迫于职业压力、毕业压力、课题经费压力,选择做一些短平快的科研。”江俊说。

  江俊所在的中科大一直给予他稳定支持。2012~2022年这10年,江俊除了每年年底例行交一个工作总结表,没有其他考核压力;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给予江俊人才助推计划资助,该计划鼓励年轻人自由探索,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经费,项目没有期限限制。

  “2020年我还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委两个项目的稳定支持:一个是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主攻化学智能模型。一个是重点项目,主攻谱学智能。这两个分别是机器化学家的化学大脑和观测眼睛。”江俊说。同一年内获得两项支持的情况很罕见。为了加速推动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了先例。

  当前,自然科学基金已成为众多自然科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获取资助的最稳定来源。自然科学基金委构建起了青年、优青、杰青、群体、中心等人才项目资助链条,实现对基础研究人员整个科研生涯的全覆盖。2018~2022年,科学基金共资助2138个依托单位各类项目23.67万项,涉及在职科研人员55.27万人次、博士后4.17万人次,研究生70.69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杰出人才“孵化器”的作用。

  此外,江俊还获得了“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的支持。自2021年开始,中科院、财政部联合开展上述计划试点工作,瞄准国家最紧迫的科技需求,以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为主要目标,不断凝练形成科学问题清单。2021~2022两个年度共发布103个重大科学问题榜单,组织中科院精干青年团队揭榜挂帅,部分问题采取了赛马制。“我们团队揭榜了探索数据与智能驱动的前沿科学研究范式项目,只写了两页纸的申请书,是我们有史以来最简洁的一个申请。”江俊说。

  经过严格遴选,两个年度内共有包括江俊团队在内的80个青年团队入选该计划,负责人平均年龄41岁,全体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7岁。获资助团队已产出了多项代表性原创成果,有的已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当前第三批重大科学问题“榜单”正在征集中。

  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等诸多政策支持“青椒”挑大梁、当主角,鼓励用人单位大胆使用青年人才。一些科研院所积极推动科研项目负责人及科研骨干队伍年轻化,推动重要科研岗位更多由青年科技人才担任,越来越多“青椒”加速长成。

  十多年前,“青椒”周峰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下称兰州化物所)的大胆使用、鼎力支持。2008年周峰留学回国后进入兰州化物所工作,研究所和导师从实验条件、人员配置和经费方面给予了他很大帮助。周峰成功研发多种具有防腐减阻、减阻防污功能的仿生涂层材料,研制了系列润滑添加剂和生物润滑材料。因科研工作出色,2011年时,35岁的周峰就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并开始担任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比较宽松、高度信任和全力支持的学术环境,对年轻人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我们需要给年轻人创平台,压担子,信任年轻人,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年轻人,让他们去经受锻炼,培养他们勇挑重担的勇气、信心和魄力。”如今,周峰已身兼兰州化物所所长和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职务,他也积极推动所内“青椒”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承担颠覆性技术创新任务。例如组建了“高端装备润滑材料任务攻关组”等6个任务攻关组群,提升合力攻关能力,争取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苛刻环境用润滑密封材料与技术”“聚合物自润滑复合结构跨尺度增材制造”、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重大科技任务,有效提升了“青椒”的科研能力。

  记者采访了解到,兰州化物所正在部署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45岁以下项目负责人占比达75%,40岁以下课题负责人占比达78%,超过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新立项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比例不低于50%的规定。

  从全国来看,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这一计划整合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等,目前,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比超过80%。

  资助端口前移

  “博士阶段以及独立科研生涯起步后十年左右,是最有机会出成果的阶段,也是最需要得到支持的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认为,要抓住这个关键阶段,尽早发现潜在的优秀人才,对他们进行稳定的资助和培养,帮助“青椒”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

  1984年出生的黄佳琦,现在已经是北京理工大学“人才特区”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长聘教授。但在职业初期,黄佳琦也像广大初出茅庐的“青椒”一样有过艰难时刻。读博士时,黄佳琦研究碳纳米材料,博士阶段的最后一年,他萌生将研究成果向应用推进一步的念头,转行做起了锂硫电池能源化学基础研究。但挑战接踵而至,由于是全新的电池体系,从设计实验方法、测试方案再到分析数据,一切需从零起步。

  “2014年我们团队提出了选择性隔膜的理念,试图通过原理性的创新大幅提升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这一想法当时未能在项目资助和研究成果发表方面获得认可。”黄佳琦说,艰难时刻他经中国化工学会推荐,入选中国科协首届青托工程。青托工程不设定具体选题、不做硬性考核、支持独立发展的特点,给了黄佳琦自由探索空间。

  青托工程是中国科协打造国家创新人才后备队的人才服务项目。2015年开始,中国科协每年评选确定一批全国学会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并依托项目实施单位公开选拔一批32岁以下(女性或医学领域可适当放宽1~2岁)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给予连续3年稳定经费资助、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专业托举导师、提供国内外高层次交流平台等方式对被托举人进行有效培养。

  在青托工程资金、个性化培养方案以及托举导师支持下,黄佳琦完善研究,将成果发表在业界顶级刊物上,被引用超600次,成为该领域内的重要文献。青托工程也加速了他入职北京理工大学以后的科研突破,自由经费助力他完成了早期的实验室建设,托举导师和高层次交流平台帮助他拓展视野锚定研究方向。

  青托工程探索出的“小同行遴选、大平台托举、精准化培养、多样化发展”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得到了广大“青椒”的青睐。自2015年实施以来,形成由1600余名院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导师队伍,累计托举培养280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从前七届青托人才的后续成长来看,先后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数超过500人,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700余项,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科学探索奖、青橙奖等各类科技奖项2600余项。黄佳琦也荣获了2022年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越来越多像黄佳琦一样的“青椒”正脱颖而出。

  对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的接续培养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的重要方面。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将青年人才资助工作端口前移提上议事日程。

  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表示,科学基金未来将把青年人才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前移人才资助端口,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资助模式,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举措,尽早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增强科学素养,激励创新研究,为构建高质量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供源头活水。

      文章来源:《瞭望》202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