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专题学术讲座在沙河校区学院楼3号楼127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宇,分享题为“Not in the Spread: Developer Defaults, Municipal Borrowing, and Bank Absorption in China”的前沿研究。讲座由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系主任王忏教授主持,学院师生积极参加。

张宇副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紧扣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债务危机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系统分析了房地产开发商债券违约如何通过财政渠道传导至地方政府融资和银行体系。他们利用2016–2022年间263个城市的季度面板数据,结合多期DID方法,精确识别出因果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当城市经历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债券发行量平均增加67.5%,相当于全国范围内每年新增约9,15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与此同时,土地出让收入下降约22.3%,导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平均减少13.9%。这些财政缺口推动地方政府通过LGFV融资补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融资规模急剧扩张,LGFV债券的发行利差并未上升,揭示出非市场化资金吸收现象,违约风险并未正确体现在债券定价中。

研究进一步指出,本地城商行是这一非市场吸收机制的关键节点。城商行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股权结构和业务布局均高度本地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城商行大量持有LGFV债券以纾解财政压力。然而,这一过程并非无成本:研究发现,开发商违约后,城商行发行次级债的概率显著上升,发行额平均增加4.52亿元。由此,财政压力被嵌入银行体系,潜在地放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讲座最后,师生们就地方债风险监测、财政金融联动机制、以及政策应对展开热烈讨论,现场互动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与会者一致认为,该研究不仅拓展了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系统性风险的理解,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新的启示。
撰稿人:田诗文、简苏尔
审核人:王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