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系列讲座(短期课程)第三期在学院南路校区主教112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陈光副教授担任嘉宾,主题为《突破AI焦虑:活用大模型实现智能跃迁》,吸引了来自各学院4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讲座由科研处副处长王熙教授主持。

陈光老师首先论述了如何基于思维重塑提升大模型的使用效率。他以“别把兰博基尼当拖拉机开”的风趣比喻开场,提出当下大模型应用的核心误区——将AI视为“升级版搜索引擎”的单向问答使用模式。他指出用户正确使用大模型的方式应从“索取答案”升级为“共同探索”,强调交互在大模型应用中的重要性。
然后,陈光老师重点阐释了与大模型对话的核心方法。他详细介绍了RCR模型与实战“三板斧”的黄金组合法。RCR模型通过Role(角色设定)、Context(上下文)、Request(要求)三步,让用户精准对话AI。而“三板斧”策略——多提问、多示例、多迭代,则可以进一步激发AI潜力。随后,陈光老师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演示了与大模型对话的高级策略,包含视角切换、角色扮演、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概念融合和自我修正五大法则。

最后,他特别强调大模型应用的四大安全红线,包括警惕AI幻觉、严防数据裸奔、规避模型偏见和遵守法律法规,确保AI应用安全可控。此次讲座为参会者带来了前沿的AI应用知识与实践指导,帮助重塑问题构建能力与思维深度,助力大家在科研工作中实现效率提升。
“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系列讲座既短期课程至此圆满收官,三期共计10小时的培训不仅帮助与会师生快速掌握AI科研工具的使用方法,也实现了“以技促研、以智提效、以创赋能”的目标,为学校科研生态注入新动能。
撰稿人:李超 张鑫媛
审稿人:王立勇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