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专题学术讲座第9期:旧文新读——以《庄子》“人卒九州”与《荀子》“君子生非异也”校读为例

发布日期:2025-04-18     点击:

4月16日,文化与传媒学院在沙河校区二教104教室举行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专题学术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胡敕瑞教授,分享题为《旧文新读——以<庄子>“人卒九州”与<荀子> “君子生非异也”校读为例》的精彩研究。讲座由文化与传媒学院庄卉洁副教授主持,我校50余位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青年学者参加。

讲座伊始,胡敕瑞教授简要阐述了学术创新与进步离不开新材料和新方法的观点,强调通过这些新资源,我们能够重新审视并解决传统学术中的旧问题。

胡老师提到,利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的记载相互印证,可以激发新的学术发现。近年来,考古出土了超过30万枚简帛材料,包括战国简、秦简、汉简和三国简等。这些新发现为研究古典文献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胡老师还简要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出土文献,以便同学们进行深入研究。

接下来,胡老师以《庄子》与《荀子》的校读为切入点,展示了新材料与新方法如何使旧文献焕发新生,并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范式启示。通过新材料胡老师发现《庄子•秋水》“人卒九州”的“卒”即是“衣(裔)”,“八”与“人”的字形相似,古籍中多见“人”“八”相误例。“人卒九州”应为“八裔九州”,其用法符合上古汉语的文例,并有相似用法的佐证。

随后,胡老师又通过新方法对《荀子》中“君子生非异也”这一句进行多方考证,指古书校读中应重视并结合语法。经论证“也”与“世”形似易误、“绝”与“异”异词同义,因此根据《潜夫论•赞学》的“君子者性非绝世”,胡老师猜测《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中的“异也”应是“异世”之误。《荀子•劝学》原文可订改为“君子生非异世”,这与《潜夫论•赞学》的“君子者性非绝世”文意密合。

在文献校读中胡老师注重每一个细节,展现了严谨的学术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也启示青年学生在学习与初步研究中,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点,避免轻易下结论,既要大胆假设,也要小心求证。在胡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意识到,校读经典并不仅仅是“订正讹误”,而是通过材料的互联与方法的创新,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交流互动环节,与会者围绕古典文献的校读细节和学术方法的困惑与胡老师展开交流。胡老师逐一细致解答,他强调校读本质是通过材料互证逼近历史文本的真实语境,并鼓励青年学生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更要静下心来精读经典,传统文献的现代阐释需要扎根原典文本,让旧文焕发新解的前提是先读懂旧文。胡老师深入浅出的回应引发与会者共鸣,现场讨论气氛热烈。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撰稿人:王仁静

审核人:王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