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下午,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第19期中央财经大学庆祝建校75周年系列学术讲座在沙河校区学院楼10号楼429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吕冰洋教授以“中国财政的文化基础”为题展开了精彩报告。中心5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姚东旻教授主持。
吕冰洋教授本次讲座从文化精神、财政本质、财政职能、财政特征四个角度,探讨中国财政的文化基础与民族特色。他认为,财政体现着政府施政理念,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财政深受文化中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和政治哲学影响。
吕冰洋教授指出,“两个结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是指引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财政理论研究和财政制度建设自不例外。中国文明五千年绵延不断,国家许多制度也有着很强的历史相续:制度从历史中走出来,有它的历史沿革,也有它的时代创新。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它自然会受到国家治理的观念和方向的影响。文化观念与财政活动具有紧密联系,要理解好中国财政的本质,就需要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随后,吕冰洋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财政本质、财政职能和财政特征。在财政本质方面,中国历来将财政看作是“邦国大本”,而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内的问题。在财政支出方面,中国的财政实践强调以人为本、安民为先,比较重视财政在建设良好公共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在财政收入方面,中国财政实践中税利并存是常态,税收与政府专营收入共同保证了财政汲取能力。在财政体制方面,吕教授认为中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理想状态是“集分相制”。
最后,吕冰洋教授介绍了中国国家治理中四个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文明、地理、社会、政治),这四个不变的条件决定了中国的财政实践必定有中国特色,且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吕教授还提出了“体用双彰”作为中国化财政研究的理想境界。
在自由交流及讨论环节,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就讲座内容与吕冰洋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吕冰洋教授的精彩讲座,使同学们对于文化视角下财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有了更为科学和全面的理解,其中国特色财政理论有利于培养具有中国气派、家国情怀的财政学者。
撰稿:阮睿 审核:王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