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学校科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学校决定启动“中央财经大学重大研究支持计划”。“重大研究支持计划”是学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科研处结合学校确定的重点研究领域,依据主持、完成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发表等指标在全校遴选学术带头人,经专家评审后,确定支持计划团队负责人。科研处协助团队负责人在全校范围内招募、扩展研究团队成员,并给予团队连续3年一定的科研资源支持。
现发布《中央财经大学重大研究支持计划“中国金融开放战略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张礼卿教授、谭小芬教授团队招募团队成员的通知》:
一、张礼卿教授、谭小芬教授简介
(一)张礼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全球金融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体系、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对外金融理论与政策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获北京市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鸿儒基金会金融学杰出教师奖。担任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荷兰蒂尔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世界银行学院、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国际学术机构高级访问学者,英国伯明翰大学、德国应用科技大学(HTW-Berlin)访问教授。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主席、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当代中国经济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和学术委员、网易研究局专栏作家。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Asian Economics Paper》、《China and World Economy》、《Economic Changes and Restructuring》和《China Economic Journal》等中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本(包括主编和合著)。
代表性论文
● 中文部分
[1]张礼卿,“扩大资本账户开放的意义和风险”,《金融论坛》,2022年第2期
[2]张礼卿,“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几点认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3]张礼卿,“中国金融开放的形势与风险预警”(笔谈),《国际经济评论》,2020年第4期
[4]张礼卿、张宇阳、欧阳远芬,“基于金融部门异质性的宏观审慎政策有效性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20年第11期
[5]张礼卿、蔡思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及其跨国传导机制:文献综述”,《金融评论》,2020年第3期
[6]张礼卿,“新冠疫情冲击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机遇”,《金融论坛》,2020年第5期
[7]张礼卿、钟茜,“全球金融周期、美国货币政策与‘三元悖论’”,《金融研究》,2020年第2期(获评《金融研究》杂志2020年年度优秀论文,入选2021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评选的全球宏观经济论文TOP10)
[8]张礼卿,“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退潮?”,《世界经济研究》2018年第3期
[9]张礼卿,“量化宽松Ⅱ冲击与中国的政策选择”,《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1期
[10]张礼卿、孙俊新,“出口是否促进了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11]张礼卿,“应该如何看待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12]张礼卿,“评IMF新决定及其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1期
[13]张礼卿,“中国对外经济的失衡与调整” ,《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1期
[14]张礼卿,“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业开放及其影响” ,《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
[15]张礼卿,“如何看待中国资本管制政策的调整”,《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10期
[16]张礼卿,“关注我国国际收支的持续扩大”,《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1期
[17]张礼卿,“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改革方向和近期对策”,《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10期
[18]张礼卿,“当前全球经济增长调整的长周期特征及其对中国的潜在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1期
[19]张礼卿,“国际金融体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求是》,2003年11月下半月
[20]张礼卿,“加入WTO后中国外汇管理的进一步改革” ,《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5期
[21]张礼卿、戴任翔,“异常的成功——印度尼西亚的资本账户开放”,《国际贸易》,1999年第10期
[22]张礼卿、戴任翔,“智利的资本账户开放:一个从失败走向相对成功的案例”,《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5期
[23]张礼卿,“论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利益和代价” ,《世界经济》,1999年8期
[24]张礼卿,“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性框架” ,《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11期
[25]张礼卿,“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 ,《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1期
[26]张礼卿,“关于外资流入的经济学分析” ,《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3期
[27]张礼卿, “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 (上、下),《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3和第4期
[28]张礼卿,“论外债规模的控制” ,《金融研究》,1989年第8期
[29]张礼卿,“适度外债规模问题” ,《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获中国金融学会首届优秀论文评奖二等奖)
● 英文部分
[1]Zhang, Liqing:“China’s Financial Innovation: Process, Drive, and Impacts”,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a Innovation”(edited by Xiaolan Fu, Bruce McKern, and Jin Ch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1
[2]Zhang, Liqing, Yan Zhang and Zhixiao Dong: “Financial Sector Opening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hina’s Experiences”, China Economic Journal, 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 Volume 12 Issue 3, 2019
[3]Zhang, Liqing:“Comments on Push vs Pull Factors of Capital Flows Revisited: A Cross-country Analysis”,Asian Economics Paper, MIT Press, 2019, 18 (1)
[4]Zhang, Liqing, Kunyu Tao: “Economics of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Asian Economics Paper, MIT Press, 2016, 15(1):104-123, Winter/Sp.
[5]Zhang, Liqing, Qin Gou: “DemystifyingChina's Economic Growth: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Rethink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edited by Dullien Sebastian and others, UNCTAD press, 2015
[6]Zhang, Liqing, Qin Gou: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 in “China’s Domestic Transformation in A Global Context”, edited by Ligang Song, Ross Garnaut, Cai Fang and Lauren Johnston,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2015.
[7]Zhang Liqing:“Reforming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 Chinese perspec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ited by Sung Jin Kang and Yung Chul Park), Routledge Press, February, 2015
[8]Zhang, Liqing, Kunyu Tao: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Achievements,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edited by Barry Eichengreen and Masahiro Kawai),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and Asian Development Bank, February, 2015.
[9]Zhang, Liqing, Xiaofen Tan: “China's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the Past and Shaping the Future”, in “A New Economic Growth Engine for China” (edited by Wing Thye Woo and others), World Scientific Press, June, 2012
[10]Zhang Liqing:“Reform of the Global Reserve Currency Regime: Some Issues and the Choices for China”, conference paper, on “Toward a World Reserve System”, organized by Initiative for Policy Dialogue in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Friedrich-Ebert-Stiftung, November 6, 2009, New York.
[11]Zhang Liqing: “China’s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Efficacy and Risks”, September, Discussion Paper, 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 Berlin, 2009.
[12]Zhang, Liqing, Zhixian Sun: “Effect of China’s Rise on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Economic Changes and Restructuring, Springer, October, 2008
[13]Zhang Liqing: “China’s External Imbalance: Diagnose and Prescription”, Conference Paper, "New Monetary and Exchange-Rate Arrangements for East Asia", May 22-27, 2006, Bellagio, Italy.
[14]Zhang Liqing: "Coping with China's Balance of Payments: Why and How"? World Economy and China, No 4, 2004, Beijing.
[15]Zhang Liqing: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 Repercussion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Discussion Paper, the 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KIEP), 2002, Seoul, Korea.
[16]Zhang Liqing: “China’s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Progress and Policies”, in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Plan and Market", edited by Henk Van Gemert, Shaker Publishing, 2001, Maastricht, Netherlands.
[17]Zhang Liqing: "Confronting WTO: Thoughts on Further Reform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System", World Economy and China, No.4, 2000, Beijing.
学术著作
[1]张礼卿、尹力博:《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及其影响》,广东经济出版社,2019;香港开明书店,2021
[2]张礼卿、谭小芬:《全球金融治理报告:2015-2016》(主编),人民出版社,2016
[3]张礼卿:《全球经济动荡与中国经济的崛起》,(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4]张礼卿:《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复苏、结构调整与制度变革》,(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5]张礼卿:《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6]张礼卿:《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7]张礼卿:《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
[8]张礼卿:《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不稳定:基于发展中国家相关经验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主持课题
[1]2021-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和路径”,项目编号21AZD066
[2]2014-2019年,教育部2014年重大攻关项目“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和风险防范”,项目编号14JZD016
[3]2012-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年应急项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71241017
[4]2009-2011年,教育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应急课题重大项目“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和结构调整”,项目编号2009JYJR001
[5]2005-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5年度项目“我国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项目编号05BGJ005
[6]2003-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度应急课题“汇率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项目编号70341024
[7]2001-2003年,教育部“十五”科研规划课题“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8]1996-1998年,财政部“九五”科研规划课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
(二)谭小芬教授,博士生导师,“龙马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市场、跨境资本流动、汇率市场变化和金融风险防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金融40人论坛青年会员、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特约研究员。在《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发表财经评论文章100余篇,提交的专题报告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7篇政策报告获得中央政策研究室、教育部等部门采纳使用,担任《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等知名期刊匿名审稿人。
代表性论文
[1]谭小芬、卢冰,The crowding out effect of booming real estate markets on corporate TFP: evidence from China,《Accounting and Finance》,2019年2月
[2]谭小芬、王雅琦、卢冰,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Heterogeneous Firms and Market Concentration,《China & World Economy》,2020年第4期
[3]谭小芬、张文婧,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杠杆率分化,《经济研究》,2021年第6期
[4]谭小芬、张辉、杨楠、金玥,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联动机制和溢出效应,《管理科学学报》,2019年第7期
[5]苟琴、耿亚莹、谭小芬(通讯作者),跨境资本涌入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世界经济》,2022年第4期
[6]谭小芬、左振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银行资本流出的影响,《世界经济》,202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7]谭小芬、张文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的渠道分析,《世界经济》,2017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8]谭小芬,钱佳琪,资本市场压力与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卖空机制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谭小芬、李源、王可心,金融结构与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中国工业经济》,2019年第2期
[10]谭小芬、韩剑、殷无弦,基于油价冲击分解的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工业行业的影响:1998—2015,《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2期
[11]谭小芬、李兴申、苟琴,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对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影响,《金融研究》,2022年第6期
[12]谭小芬、虞梦微,全球金融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金融研究》,2021年第10期
[13]谭小芬、李源、苟琴,美国货币政策推升了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吗?,《金融研究》,2019年第8期
[14]王雅琦、谭小芬(通讯作者)、张金慧、卢冰,人民币汇率、贸易方式与产品质量,《金融研究》,2018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8年第8期全文转载
[15]谭小芬、王雅琦、卢冰,汇率波动、金融市场化与出口,《金融研究》,2016年第3期
[16]邹静娴,施函青,谭小芬(通讯作者),最低工资对企业长、短期杠杆率的异质性影响,《统计研究》,2020年第11期
[17]谭小芬、李兴申、苟琴,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新兴经济体跨境股票资本流动,《财贸经济》,2022年第1期
[18]谭小芬、张凯、耿亚莹,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的影响,《财贸经济》,2018年第3期
[19]谭小芬、任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的中国因素——基于2000-2013年月度数据和递归VAR模型的分析,《财贸经济》,2014年第10期
[20]谭小芬、王雅琦、李松楠,企业杠杆率分化、资源错配与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的分析,《经济科学》2022年第1期
[21]谭小芬、曹倩倩、赵茜,全球风险偏好、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南开经济研究》,2021年第5期
[22]谭小芬、李兴申,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宏观审慎监管跨境溢出效应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21年第8期
[23]谭小芬、高志鹏,中美利率平价的偏离:资本管制抑或风险因素?——基于2003-2015年月度数据的实证检验,《国际金融研究》,2017年第4期
[24]谭小芬、殷无弦、戴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公告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5]谭小芬、虞梦微,全球金融周期:驱动因素、传导机制与政策应对,《国际经济评论》,2021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
[26]谭小芬、徐慧伦、董兵兵,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国际经济评论》,2020年第2期
[27]谭小芬、李兴申,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与全球金融治理,《国际经济评论》,2019年第5期
[28]谭小芬、李源,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债务:现状、成因、风险与对策,《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5期
[29]谭小芬、熊爱宗、陈思翀,美国量化宽松的退出机制、溢出效应与中国的对策,《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第5期
[30]谭小芬、邵涵,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资本流动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21年第4期全文转载
[31]谭小芬、李兴申,新兴经济体应对国际资本流动:文献综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年第4期
[32]谭小芬、梁雅慧,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演变历程、潜在风险及管理建议,《国际贸易》,2019年第7期
[33]谭小芬、金玥,人民币汇率贬值与跨境资本流动,《国际贸易》,2017年第7期
[34]谭小芬、李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展望,《国际贸易》,2016年第11期
[35]谭小芬、熊玲誉、宋佳馨,全球流动性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基于TVP-FAVAR模型和2000—2017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20年第1期
[36]谭小芬、张峻晓、郑辛如,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双向溢出效应——基于BEKK-GARCH模型和溢出指数法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18年第8期
[37]谭小芬、刘汉翔、曹倩倩,资本账户开放是否降低了AH股的溢价?——基于沪港通开通前后AH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1期
学术著作
[1]谭小芬,《金融学前沿文献导读》(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12月,获第9届金融图书“金羊奖”
[2]谭小芬,《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金融视角分析及我国的对策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年4月,获得第二十一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2020年)
[3]谭小芬、李源,《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年1月
[4]谭小芬,《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规则与汇率》(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6月
[5]张礼卿、谭小芬,《全球金融治理报告:2015-2016》(与张礼卿教授共同主编),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
[6]《激辩去杠杆:如何避免债务—通缩》,参编(潘英丽 黄益平主编),中信出版社,2016年9月
主持课题
[1]2021-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利率时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研究,项目编号20&ZD101
[2]2019-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8年应急管理项目“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重点项目),汇率市场变化、跨境资本流动与金融风险防范,项目批准号71850005
[3]2019-202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分化与结构性去杠杆研究,项目编号18JHQ010
[4]2015-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5]2012--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金融视角分析及我国的对策研究(12BGJ042)
[6]2008-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08JC790108),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检验
二、研究方向:中国金融开放战略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
1.跨境资本流动、外汇市场变化与金融风险防范
近年来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双向波动的新常态,并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风险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金融系统的高杠杆和资本流动顺周期的特征,使得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通常会引发一国国内经济金融的剧烈调整,加剧国内经济和金融系统的波动,成为系统性风险甚至金融危机的重要来源。纵观历史上多次金融危机,危机前后国际资本经历从急剧涌入、突然停止、资本外逃以及资本流出收缩的整个极端运动过程,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动逆转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有效管理跨境资本流动,以防范资本流动大幅波动产生的跨境金融风险传递和交叉传染,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本研究拟考察近年来外汇市场和跨境资本流动的新趋势,讨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微观机制和机理,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分析外汇市场变化的金融传导渠道,探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稳定汇率的管理机制,分析外汇市场变化和跨境资本流动给国内货币政策有效性与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以及全球流动性因素或全球金融周期等外部金融冲击,是如何通过跨境银行交易等资本流动向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实现传递,评估人民币汇率变化和跨境资金流动给微观经济主体与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带来的风险,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构建汇率风险防范管理机制与跨境资本流动审慎管理体系。
2.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一项重大战略,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渐近的过程。当前人民币国际地位远低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当中所占的体量比重,从优化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市场对人民币资产也有巨大需求,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大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以历史的眼光和战略的视角,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及基本分析框架,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设计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确定人民币国际化各阶段所需要的内外经济条件和制度安排,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策略和进程安排,剖析在不同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和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人民币国际化策略,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战略和配套措施提出政策建议,不仅有利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本研究拟全面梳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主要货币国际化推进策略及启示,研判国际货币体系下一步演变走势,结合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金融市场特点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对我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影响因素及微观效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从结算货币到计价货币的跨越,讨论如何通过金融市场建设与双向开放拓宽人民币跨境使用渠道,探讨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匹配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目标、次序、风险和路线,考察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及其与在岸市场的联动机制,设计中欧投资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框架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策略,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风险防控的宏微观政策框架。
3.金融市场开放、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伴随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我国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全球金融市场中,跨境并购交易、跨境证券交易、跨境银行交易、海外债券发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金融活动。鉴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金融市场开放和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复杂引发的冲击,很可能对我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带来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全球流动性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如何影响中国金融稳定,如何充分预判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隐患和识别风险来源,如何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机制,综合利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和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应对和化解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本研究深入分析金融开放背景下全球流动性和国际金融市场冲击与中国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以全球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动态演化为切入点,从宏观(全球金融周期对我国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中观(全球金融市场和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微观(全球流动性对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融资行为、杠杆率的影响)三个层面,基于理论模拟和实证分析,细致研究金融开放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和资本流动管理政策视角,对我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范提出政策建议。
三、团队成员条件
1.对国际金融问题和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和理论问题有较为浓厚的研究兴趣;
2.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能力,具有较好发表记录;
3.善于合作,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工作责任心强。
四、工作组织程序
欢迎符合团队成员条件的老师联系科研处项目管理科,并发送个人学术简历至xiaonan@cufe.edu.cn。入选老师将作为团队成员,与张礼卿、谭小芬教授合作开展“中国金融开放战略与全球经济治理研究”。
联系人:南荣素,联系电话:62288342。
科研处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