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校郭田勇教授承担的《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

发布日期:2011-10-19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1年10月14日,“2011中国私人银行发展年会”在北京星河湾举行,《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在年会上正式发布。该研究报告由我校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联合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历时半年多时间,通过数据采集与实地调研,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深入调查了1158个符合高净值人群定义的样本,对近年来中国财富市场的发展和国内外有关私人银行的研究进行了借鉴、推理和归纳,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及高净值人群的特征,总结了私人银行业的发展态势,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规划和展望。

我校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与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马劲松总经理在年会上共同发布了此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底,全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总量达100.3万,未来五年,高净值人群的年均增幅为17%左右,至2015年我国高净值人群的总量约为219.3万。同时,近年来我国财富持有的集中度不断上升,006年中国高净值人群占总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0.028%,持有的可投资资产量占可投资资产总量的28.7%。而2010年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在股市、房地产各方面市场增长的触动下大幅增长,其比例占总人口数的0.078%,可投资资产总量也升至34.5%。而且,中国财富分布呈现较强的区域集中性,超过2/3的高净值人群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六个主要地区。

报告显示,我国高净值人群的主体集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30-49岁人群,平均年龄远低于发达国家,且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从高净值人群的职业构成来看,私营企业主占比为71.6%,家族继承人比重为1.42%,这充分表明目前我国私人银行客户多为“第一代”或“一代半”富人。

报告对我国私人银行四年来的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对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规模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给予了肯定。报告认为,在私人银行业务推动之下,中国财富管理业态已呈多样化、特色化与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私人银行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信托、PE、阳光私募的快速发展。进而,报告从体制、业务、产品、监管、国际化等五个方面对目前我国私人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全新角度对未来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分析与前瞻。报告认为,事业部制及相应的专业化子公司将是大型银行或全能型银行发展私人业务的趋势,专营私人银行业务的支行将会适时出现,私人银行存在着业务模式由卖组合转向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核心战略,服务模式由“管资产”向“兼管资产与负债”转化等趋势。

报告最后指出,目前国内私人银行所适用的监管法规主要是依据现有的商业银行监督管理法律体系,在投资方向、风险管理等领域并未体现私人银行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发展。对此,报告提出尽快出台私人银行管理办法、全面开放业务牌照、适当放宽经营限制、实现差异化监管等建议,以及成立私人银行子公司的未来可能性。路虽远,行则必至。只有相关部门携手合力,真正做到有序布局和规划,才能推进我国私人银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郭田勇教授还参加了此次年会的圆桌论坛,与业内专家对国内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监管机构、中外资银行、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的40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