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央财经大学“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系列讲座第一期在学院南路校区MBA教育中心A28教室及腾讯会议同步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静助理教授,分享主题为《DeepSeek+DeepResearch: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讲座由科研处副处长王熙教授主持,全校2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同参加。

何静老师深入剖析了当下科研场景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应用潜力,围绕“提示词公式+大模型差异+智能工具链”展开详细讲解。首先,在提示词公式方面,她指出,精准的提示词就如同科研人的“咒语手册”,能够有效用来帮助科研人员规划选题、速览文献、分析数据。通过一系列实际案例,何老师展示了如何运用结构化指令与大模型进行高效交互以解决科研问题。
然后,何静老师对四款主流大模型在爬虫数据采集、文件数据读取、数据分析等科研任务中的表现进行深度对比。她强调,各种模型架构皆有其独特的优势,科研人员应依据任务需求,合理选择,实现大模型使用效能最大化。

最后,何静老师介绍了“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这款科研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何老师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给科研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促进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但在运用过程中,科研工作者必须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保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研领域的适度使用,维护诚信、健康、公正的学术生态环境。
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参会师生就AIGC工具使用细节、技术原理、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踊跃提问,何静老师均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大家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使他们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在科研创新上的信心与决心。
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系列讲座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领域的深度应用,探索智能技术驱动的科研范式创新,助力本校教师提升科研效率与学术竞争力,引导数字化技术与现有科学研究方向有机融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撰稿人:李超
审核人:王立勇、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