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星期三)12:30-14:00,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龙马社心红砖大讲堂·午间沙龙”(总第69期)在学院南路图配楼514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陈卫教授分享《Changing Fertility Patterns in China》。本次讲座由社会与心理学院孙薇薇教授主持。李国武、王建民、丁志宏、艾云、张现苓、周扬等多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陈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人口普查和生育率估计的最新数据,指出中国人口增长已经进入了负增长的时代,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已经降至世界最低水平之一,随后陈教授从具体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在生育政策方面,陈卫教授从1970年代的"晚稀少"政策,到1980-1984年间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随后是1985-2015年的1胎半政策,以及2014-2015年的单独两孩政策,2016年开始的全面二孩政策等。教授强调,从1970年到2020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的四次高峰均与生育政策具有较大关系。随后,教授还强调了初婚年龄推迟、教育水平、文化等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例如,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女性的教育水平,生育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他通过多个图表和数据分析,展示了教育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指出高教育水平与更低生育率之间存在关联。除此之外,生育年的生肖属性等传统文化的因素也会导致生育率的不同,在中国大陆地区普遍出现龙年生育率高,羊年生育率低的现象。
在讲座结束时,陈教授总结了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复杂原因,并对政策制定者如何应对当前和未来的人口问题提出了见解。提问环节活跃,与会人员就中国的人口政策、生育率和生育率下降导致的社会发展问题与陈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撰稿:孙薇薇 审核:王立勇